>

在美丽的西湖畔,将诞生一所新的大学:西湖大学。

日前,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浙江省设立西湖大学。西湖大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研究型大学,主要开展基础前沿科学技术研究,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起点,计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浙江省教育部门表示,西湖大学的设立是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的一项新举措,对于我国探索政府支持下调动社会力量集聚一流学术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作为一个团队机构和社会组织,现代大学的首要特性是办学自主性。学校具有学术自主权,资源吸纳方式实现多样化,学校权力与学生权利建构平等关系,是一所现代大学的关键要素。西湖大学提出,将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努力构建完善的治理体系,学校同步设立党委,把好办学方向。这种设置值得期待。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办学治校方面的国际先进经验,有助于降低学校的试错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湖大学采用基金会筹资的民间办学模式,将使学校在经济上有条件摆脱财政依赖。这种筹资模式使得西湖大学有别于传统公办高校,有利于保持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较高的管理效率,助力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

作为西湖大学代校长,施一公是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本人学术成就高,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有独特见解。作为西湖大学的首任“掌门人”,他更有干云豪情,比如,他不久前在公开演讲中放出“豪言”: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学师资规模将超过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很可能成为中国之最;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从这个理想宏图可以看出,施一公身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教改英雄叙事色彩。这种理想主义和英雄色彩,在西湖大学初创时期,将为学校带来更大关注。对一所民办高校而言,这种注意力客观上有利于资源的吸纳。

南方科技大学对大学改革的推进,曾被社会寄予厚望。如今,西湖大学能否为现代大学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带来新的动能和生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兼容并包的教育体制和科研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作出超越先行者的更大探索?这些值得期待。

(作者:柯锐,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中心研究员)

相关新闻

要闻推荐

专题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