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到黄海,西到青藏高原,北到东北的原始森林,南到南海,还有长江中下游湿地、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至世界屋脊,下至千米海底,还有各具特色的魅力城市……

这些都是纪录片《家园 生态多样性的中国》要带领观众领略的。

该片记录了发生在海洋、森林、草原、湿地、城市中有趣的物种故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

生态题材新探索

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草原、湿地等等,每一种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无论从哪一种系统类型的角度展现生物的多样性,这样的角度在国际纪录片市场都属于纪录大片的标配。

然而,提起自然类纪录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地球脉动II》《蓝色星球II》等国外优秀纪录片,虽说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拍摄自然类纪录片拍摄周期较长、过程艰苦,且对拍摄设备有严格要求,与历史类、美食类题材相比,中国对自然生态类的题材探索并不多。

为何会拍摄并不多见的自然类题材?《家园 生态多样性的中国》总导演刘娜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让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我们有责任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及中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展现给观众。”

《家园 生态多样性的中国》每集50分钟,分为《海洋》《森林》《湿地》《草原》《城市》5集。通过讲述发生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人与物种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五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不断改善的关系,并借助多样化的物种形象、罕见的动物行为以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有趣的故事呈献给观众。

与近百种生物对话

“中国有很多各具特色的物种,你若跟随我们的镜头细心感受,会发现每一种生物都在向你叙说着它们不同寻常的进化之路。”刘娜说,据后期制作工作人员不完全统计,片中共拍摄了近百种珍稀生物。

4月2日晚上8点,该片第一集《海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看《海洋》时,记者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南海绚丽的珊瑚礁、东海冲绳海槽的深海世界、黄渤海的海洋牧场……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导演和摄制组竭尽全力把海洋中最美的生物全部展现给观众。

同样,在4月3日播出的《森林》中,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下了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朱鹮是如何辛勤育雏,并教会孩子们飞翔的励志故事,以及在中国东北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里,寒冬到来时东北虎、野猪、鹿等是如何艰难度日的。

“虽说有近百种珍稀生物轮番登场,但是片子并不单单是带着观众欣赏美景,我们希望通过展现这些物种的日常生活,让观众真正了解广袤的中国大地孕育出的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它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时,片中的每一个故事也引发人们思考,为观众的人生带来很多启示,比如怎样面对亲人、爱人等。”刘娜说道。

向世界讲述“美丽中国”

中国物种多样性居世界第三位,众多中国特有的珍稀种属,还有那些古老物种,都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一切都不在人迹罕至的边远地带,它们就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湿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就在中国西南的喀斯特地区、美丽的中国南海,就在东北的原始森林……在我们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身边。刘娜说,观众跟随片中镜头,可以穿越整个中国,不出家门,便能一同游遍中国的青山绿水,领略生命的神奇。

为了更好地将中国特有的生态呈现给世界,片子全部采取高清拍摄,并且大量采用水下拍摄、延时摄影、蓝幕拍摄、微距摄影和高速拍摄等,试图捕捉一些动人的瞬间和自然美景,获得视觉奇观性镜头。同时,片中用拟人的手法讲述物种的故事,同时把动物、植物、人类作为平等的元素,采用平等的视角看待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该纪录片在结构、故事段落完整的基础上,理性思考人类与生态系统以及其他物种的关系。

该片由五洲传播中心制作,据五洲传播中心主任陈陆军介绍,《家园 生态多样性的中国》用影像记录下了当前中国生态格局呈现出的良好态势,让观众看到、感受到一个美丽的中国。同时将制作国际版,向全世界展示生态多样性的中国。

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影视交流处处长孙海东所总结的那样,《家园 生态多样性的中国》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很好地向世界诠释新时代“美丽中国”形象。

相关新闻

要闻推荐

专题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