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导演洪啸(左)与工作人员商讨节目细节。
3月22日晚的湖南广电中心1200演播厅内,《歌手》开始了这一季常规赛的最后一场录制。这也是自《我是歌手》到《歌手》以来第八十场节目的录制了。正式演唱前,节目总监制洪涛照例上台训导,因为一次“zhi”的口误,他当场撂下话筒做起了俯卧撑,一个动作的默契把观众拉回到6年前“zhi哥”胡海泉初次登台串讲时的场景。
六载浮沉
6年,从初始的石破天惊,到上升的波澜质疑,再到平稳的疲乏自审,《歌手》的“心声”和“声音”从未停歇。面对前方“掌声”与“敲打”的未知之路,面对综艺江湖中突如其来的强势厮杀,《歌手》有着难以掩饰的“无助”,有着不肯服输的“倔强”,有着追求完美,却存留瑕疵的“苛责”。
歌手、音乐、竞争,是节目6年不变的主题。在此之前,很少有一档节目去真正打造纯粹的音乐世界,音乐的存在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娱乐载体。诚然,身处当下光影浮华的电视空间,《歌手》的问世不可避免地身披了综艺的外壳,但难能可贵的是,节目对音乐主体的极致打磨,对音乐交流的深层建构,对音乐文化的竭尽彰显,让“综艺”悄然间升级为了“艺术”。尽管这样一个过程历经了6年光景,也许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尽善尽美,但这份勇气和执着何尝不是一种成就;这份初心和真心何尝不是一种难以复刻的“吸引力”;这份来自心底的“较劲”和“鞭策”,又何尝不是延续节目旺盛生命力和品质创造力的源泉。
传统再造
“音乐是文化的具象反馈,是文化的具象传达,更是文化的具象连接”,当音乐切实成为一种文化力量,它便开始反哺甚至推动社会这个整体以及在其中活动着的个体,而《歌手》的问世在某种程度上则象征着这种文化力量的“时代具象”。
首次参与中国音乐节目的Jessie J直言《歌手》带给了她太多难忘的瞬间,尤其是作为首拨游客参观湖南省博物馆的文化之行,这段体验之旅以外国体验者的视角和表达方式,配合全媒体矩阵,分享和传播中华文化,引发了海内外媒体及受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此后,KZ谭定安也前往湖南省花鼓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进行花鼓戏及周边文化的深度体验。而当KZ谭定安得知乐队老师们能用花鼓戏形式演绎她曾演唱的《你不知道的痛》《Rolling in the Deep》后,更在台下有模有样地开始了模仿。她还与老师到剧院,观摩笛、大筒等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通过一天的学习和体验,在刘老师的指点下,她现场与乐队老师即兴改编了花鼓戏版的《Rolling in the Deep》。KZ谭定安在体验过程中非常兴奋,她说自己这是第一次接触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能和著名的老师一起学习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花鼓戏的舞台、服装、化妆等都让她感觉非常神奇,她今后一定要带着她的朋友来看花鼓戏的表演。
《歌手》开播至今,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化使命渗透到了节目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对中国传统的“再创造”,还是对异国情调的“深融合”,在《歌手》的空间里处处都弥漫着厚重且不失新颖的文化气息,而重磅打造的“体验中国”更将节目独有的“文化名片”推向了更广阔的层面。
抓住“高值人群”
“在日益分化的全国收视市场中,抓牢一大群人,比取悦所有人更现实”,而抓住了中国最有文化产品鉴赏能力、最有广告营销价值、最有传播影响力的“高值人群”则是把准了文化主力军的欣赏方向,因为他们是从普罗大众中脱颖而出的一群人,他们往往有个人判断,独立思考,更为理性,更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他们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意见领袖,他们对节目的认同,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歌手》的内容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而这些汇总起来是对时代价值的体现,这在国内电视市场中实属少见。
在早前的采访中,洪涛曾经把湖南卫视的观众称为“全世界最挑剔的观众”,感叹:“《美国偶像》做到第十几季,节目样态和第一季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换一拨人接着唱就行。但在我们这里,每做一场节目都会有人问,和上一场的变化在哪里?”音乐是一种主观性的感知,因此,它无法达到万无一失的精准性,更无法取悦每一位聆听者。《歌手》的观众囊括了“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如此精细的受众划分,意味着节目必须打破单一性的强势传输,尽可能朝着多元化靠拢。节目创办6年来,从赛制规程、舞美灯光到曲目选择、唱将风格,在《歌手》的每一次全新探索中,尽管这种多元化的内容表达未能满足全部观众的个人诉求,但竭尽全力的创新性尝试和实践却从未缺席,而是一直处在进行时的状态。
6年,是一种成长,是一次沉淀,也可以说是一番重生。在这看似不长的光景里,《歌手》收获了络绎不绝的赞誉,也遭受着猝不及防的质疑,更经历着不可避免的疲乏。诚然,任何视听艺术都在不断追求所谓的完美呈现,但就现阶段的中国电视而言,《歌手》已然从最初模仿的娱乐形态,迈向了引发外界学习和思考的高层次艺术境界。
(洪啸系《歌手》总导演,王婷系《歌手》编剧组长)